江蘇持續嚴查沿?;@區企業環境問題
南京5月30日消息 據《新華日報》報道,“不要污染的GDP”,這是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近期針對連云港、鹽城等地化工園區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多發頻發的態勢,江蘇采取系列嚴格環境執法監管措施。
2006年起,江蘇就連續開展多輪化工園區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有不少企業存在產業定位不符、環評手續不全、暗管偷排、違法處置危廢、異味擾民等環境問題。今年4月,省政府組織聯合調查組現場檢查灌河口3家化工園區,從檢查情況來看,188家企業均不同程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問題達762個;灌云化工園區的93家企業145個農藥、醫藥、染料及中間體項目均為規劃環評明確禁止、限制或嚴格控制項目,響水化工園區31家企業的中間體項目,均為跟蹤環評建議禁止引入的項目。
“江蘇不搞‘一刀切’,但是對違法企業堅決‘切一刀’,不妖魔化任何一個行業,但也不會讓‘妖魔’扮成‘天使’污染環境、禍害人民!”就江蘇嚴格查處沿?;@區企業環境違法行為,江蘇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工涂勇和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韓衛清教授一致投了贊成票。
對于化工園區整治出現的一些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就此請教相關專家。
問:近日網上流傳的《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沿?;@區“141”環境治本工程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引起媒體對連云港、鹽城化工園區染料、農藥行業“一刀切”關停做法的廣泛關注,那么實情究竟如何?
涂勇:據我了解,這個文件尚處于起草討論階段。江蘇從來都沒有對沿?;@區采取過“一刀切”的做法,從2006年起組織多輪化工園區整改,就是為了給企業提標升級,轉型涅槃。但有些企業仍然“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此次省級聯合組的檢查充分反映了這些企業的“真實面目”。省里目前還在討論和制訂標準,目的就是讓守法企業、真改企業“優勝”出來,只要達標,達到復產條件,經企業申請并通過相關部門復查后是可以恢復生產的。
此前央視曝光灌南、灌云、響水3個化工園區污染問題,這3個化工園區中間體生產企業比重很大,占園區企業半數以上,這些企業普遍產品檔次不高、排污強度大,污染治理能力跟不上,還存在排污不達標,私設暗管偷排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于這類企業環保監管執法部門要重點關注,亮出環保的“獠牙”,絕不手軟。
問:3個化工園區近年來群眾舉報不斷,媒體曝光不斷,一些環保社會組織也非常關注。環境問題頻發,為什么一直無法徹底解決?
韓衛清:從我的日常工作研究中發現,3個園區大量存在農藥、染料、醫藥中間體生產企業,大多“三廢”產生量大、環保治理成本高、難以穩定達標。比如3個園區生產較多的H酸產品,是一種常見的萘系活性染料中間體。H酸生產中產生的廢母液屬于高濃度、高酸度、高鹽度、高色度、高毒性的“五高”有機廢水,COD高達8萬-10萬,鹽分高達7%-8%,色度高達4000倍-6000倍,毒性非常大,采用傳統的生化和物化方法難以處理。而采用非常規的萃取、電解、吸附、超臨界法處理,僅預處理工段直接處理成本就高達800元/噸以上。企業大多依靠稀釋處理的方法,其廢水中存在的特征有機污染物并沒有得到有效去除,是導致諸多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對這類企業和產品進行綠色升級,才能有效遏制和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問:針對3個化工園區環境污染問題,江蘇已采取哪些措施?
涂勇:省委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要求各地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開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專項行動,系統謀劃調整蘇北地區產業結構,堅決“不要污染的GDP”。
從技術角度來說,首先對這3個園區進行加密監測,主要針對區域地表水、空氣、土壤、地下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其次開展園區層面生態損害評估方案編制,對已確定的污染區域,開展污染調查及生態損害評估,并制定具體修復方案,盡快實施生態修復。
問:3個園區環境治理任重道遠。您對園區的未來轉型發展有何建議?
韓衛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大背景下,企業更應該正視自身存在的環境問題,強化自身主體責任,高標準開展環保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標準,落實各項監管要求,同時注重研發和科技創新,主動實施高污染、高能耗項目的替代更新,促進自身的綠色化、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混淆是非、轉移視線上,只有通過真改、真抓、真轉才能贏得主動,迎來陣痛后的華麗轉身,實現園區和企業的共贏。
- 上一篇:動力煤旺季提前到來 市場看漲意愿明顯
- 下一篇:沒有了;